在征求行業意見后,工信部8月9日發布了《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行業準入條件》。準入條件規定,生產企業需取得國家行業信用等級A級以上資質。生產聯合收割(獲)機的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等。
工信部裝備司有關人士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該部將按照準入條件,組織對生產企業進行核查,對符合條件的生產企業以公告的形式定期向社會發布。另據了解,農機產業政策也將于近期出臺。
“準入條件的實施有利于加強生產企業及產品管理,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遏制拖拉機以及聯合收割機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秘書長洪暹國8月11日評價說。
記者獲悉,該準入條件并非強制性,側重引導。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有關部門將給予相關政策支持。有業內人士提出,如何確保準入條件發揮應有的作用,還需要有關部門出臺更具體的實施方案。
新產品需通過鑒定
準入條件要求,生產企業符合國家農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要求。生產聯合收割(獲)機的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形成的聯合收割機生產能力(割幅×生產臺數)不低于500米/年。
生產發動機功率為18.40~36.68千瓦的拖拉機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36.68~88.24千瓦的不低于3000萬元;88.24千瓦以上的不低于8000萬元。形成的拖拉機生產能力(額定功率×生產臺數)不低于5萬千瓦/年。
此外,還應具有滿足生產所需的生產場地和基礎設施、存儲場地及庫房,適應產品生產的物流系統。取得國家行業信用等級A級以上資質。同時企業需保證生產所需的生產設備、工藝裝備和檢測器具,其性能和精度必須能滿足生產合格產品的要求。
除此之外,生產企業還要具備完善的檢測手段和檢測儀器設備。應設有設計研發機構,具有固定場所及辦公設備,能夠開展整機及零部件研發,熟悉國內外技術標準和法規,具備產品的試驗驗證能力。企業每年用于產品研發和工藝改進的費用不低于總銷售額的3%。準入條件還要求企業具有完整的產品圖樣、工藝文件、產品定型(型式)檢驗報告等技術文件。新產品投產前,應按國務院工業主管部門制定的新產品生產鑒定管理辦法規定進行新產品鑒定。
具有完善的質保體系
準入條件要求生產企業具有組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生產工藝文件、技術標準齊全規范,采用工藝能夠保證所生產產品質量達到技術標準要求。具備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
此外,具有外購零部件入廠檢驗、生產過程檢驗和出廠檢驗項目、標準及檢驗方法。明確關鍵控制點的檢驗項目、檢驗標準及檢驗方法。設有獨立產品質量質檢機構并配備專職質檢人員,質檢人員應具備相關崗位任職資格。產品出廠應有產品檢驗合格證書,建立質量追溯和責任追究體系。
生產場所符合國家環保、衛生、安全要求。企業有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規章制度、能耗限額標準,建有能效水平考核體系,落實單位產品生產能耗限額標準,制定節能減排措施。
在銷售和售后服務方面,應建有完善的產品銷售和服務體系,做好用戶培訓,指導用戶合理使用產品,為用戶提供基本的維修保養知識。售后服務要嚴格執行國家《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期待實施細則
對于該準入條件,幾位業內人士對于記者的采訪作出了不同的評價。
南通富來威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亦鵬認為,目前準入條件并非強制性,實施效果很難保證。更重要的是,中國農機工業需要吸引更多的資本和人才加入進來,以提高行業發展水平,設置準入門檻不利于新進入者,特別是一些專精特的小企業。
而洪暹國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則認為,準入條件并非強制,重在引導、吸引和扶持符合準入條件的農機企業更好的發展。
長期關注農機工業的河南省農機工業協會秘書長王海武也表達了他的看法。“現在很多農機企業都是組裝,有些連基本的焊工設備、檢測設備都沒有,出臺準入條件加強行業管理十分必要。”據悉,河南目前拖拉機、收割機企業在40家左右,如果嚴格按照準入條件,將有相當數量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王海武認為,準入條件出臺后,如果監督檢查到位,一些已經進入并希望有志于在農機行業發展,但不具備相關準入條件的企業,就會根據準入條件來完善,比如購進相關設備,完善工藝流程等。同時也會迫使一些企業停產或轉行。他還建議盡快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實施細則,發揮準入條件的作用,并盡快制定農機行業的其他產品的準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