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欧美/亚洲精品国产精华液/被两个老总前后夹击爽

歡迎訪問福(fu)汽集團官(guan)方網站!

中文
綜合資訊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首頁 > 綜合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綜合資訊

專家意見:汽車工業需要穩定的政策環境

時間(jian):2011年09月06日(ri) 09:57 點擊:

編者按: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1~7月,汽車銷量增速為3.22%,乘用車同比增長5.89%,商用車則同比下降4.68%。這一結果與年初多數專家預計的12%~15%的增長率相去甚遠,與前兩年30%~50%的增長率相比更是落差巨大。

年(nian)初至今(jin),業(ye)(ye)內知名專(zhuan)家都在(zai)不斷調低對(dui)今(jin)年(nian)汽(qi)(qi)車(che)行業(ye)(ye)的(de)(de)增(zeng)速(su)預期(qi)。在(zai)前不久(jiu)中汽(qi)(qi)協(xie)會(hui)召開的(de)(de)信息發布(bu)會(hui)上,中汽(qi)(qi)協(xie)會(hui)常務副會(hui)長(chang)董揚(yang)表示,今(jin)年(nian)汽(qi)(qi)車(che)工業(ye)(ye)產銷增(zeng)速(su)將低于GDP增(zeng)長(chang)。就此關點,本(ben)報記者近期(qi)采訪了幾位(wei)行業(ye)(ye)專(zhuan)家,請(qing)他們發表對(dui)國內汽(qi)(qi)車(che)市場現狀和下半年(nian)走勢的(de)(de)一(yi)(yi)些(xie)看法。在(zai)接(jie)受采訪時,幾乎每(mei)一(yi)(yi)位(wei)專(zhuan)家都再一(yi)(yi)次明確(que)指出(chu)宏觀政(zheng)(zheng)策對(dui)于汽(qi)(qi)車(che)工業(ye)(ye)發展的(de)(de)巨大影響(xiang)。為(wei)了保證中國汽(qi)(qi)車(che)工業(ye)(ye)長(chang)期(qi)、穩定發展,專(zhuan)家們希望政(zheng)(zheng)策措施能(neng)保持長(chang)期(qi)性和穩定性,希望政(zheng)(zheng)策不要忽冷忽熱。 

徐長明:希望政策不要忽冷忽熱

本報實習記者 蘆麗琴

“今年汽車行業增速肯定低于GDP增長,這是多年來都比較少見的情況。在過去的十年里,只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汽車行業增速低于GDP增速,其他年份都比GDP高。”8月16日,在位于北京木樨地橋東北角的辦公大樓里,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并對今年汽車行業增速作了如上判斷。

徐長明預計,今年下半年商用車的增長速度會略好于上半年,但還會呈負增長;乘用車的增速則會越來越慢,維持在3%~4%,到不了5%。他認為,宏觀調控對車市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希望國家給自主品牌創造一個漸進式的競爭環境,政策不要忽冷忽熱。

今年汽車市場增速低于GDP是反常現象

談到汽車行業增速與GDP增長的關系,徐長明表示,二者之間存在某種相關性。在現階段,即我國汽車產業進入第二個高速增長期之時,乘用車銷量增速應大致相當于GDP的1.5倍;商用車增速在過去的幾年是GDP的1.3~1.4倍,未來十年將是1倍,即等于GDP的增速。“目前來看,商用車占到汽車總量的三分之一,乘用車占到汽車總量的三分之二,二者合起來增速應該比GDP增長略高一些,所以今年的這個速度肯定是反常的,比正常年份低了。”徐長明告訴記者。

為什么出現反常?徐長明說,汽車行業增長率以長期潛在增長率為軸心,隨著GDP的增長變化而波動,這個波動幅度較小;如果同時受到外在政策的影響,其波動就會變大。“乘用車增長率相對來說和GDP增速的關系更緊密,因為往常很少出臺像前年那樣的全國性刺激政策。商用車則受政策刺激影響更大,一個政策退出就不得了了。”為了更清晰明確地解釋車市低迷現象,徐長明對今年以來汽車行業增速下降的“三階段”進行了分析。

第一階段是汽車行業增速從37%降到18%左右,下降的原因是實行兩年多的刺激政策集體退出。“前兩年增長速度太快,去年GDP增長率是11%,汽車行業增速是百分之三十多,約為GDP增速的3倍,這是去年、前年國家對汽車工業采取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帶來的高增長。今年這些政策集體退出,把市場又拉回到潛在增長水平,這個潛在增長率我們判斷應該在18%左右。”

第二階段是汽車行業增速從潛在增長率18%降到第一季度的12%。徐長明分析道:“這6個百分點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北京限購政策和油價上漲。北京限購帶來的影響很大,導致全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增長率下降4~5個百分點;而且這個影響會擴大到全國,北京汽車消費的氛圍對全國影響也很大,北京汽車消費熱全國就跟著熱,北京消費淡的時候全國也跟著淡。”

第三個階段是從第一季度的12%降到第二季度的3%。“這八、九個百分點的下降主要是國家持續不斷的宏觀調控帶來的。銀根不斷收緊,資金越來越緊張,加上日本地震的影響,進而車市出現了近幾年來從未有過的低增長率。”徐長明解釋說。

宏觀調控對車市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目前宏觀調控對車市的影響越來越大了,而且這個因素往后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徐長明對記者說。

徐長明分析,上半年宏觀調控屬于“持續收緊銀根,一個月提高一次存款準備金率,兩個月上調一次利率,越來越緊”的一種做法,而下半年可能有點不一樣。“現在政策進入到一個觀察期。普遍認為7、8月份是每年物價的最高點,即使不再采取政策措施,后幾個月份也會往下走,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調控方向還是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是力度還會維持上半年的狀態,不會越收越緊。”

8月12日央行發布的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來看,目前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有必要繼續保持必要的調控力度;下一階段,央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調控的基本取向不變,繼續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即使維持現狀,宏觀調控對車市的負面影響也會越來越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撐不住。因為他們拿到資金的成本越來越大,難度越來越大,越往后走撐不住的企業就越來越多。”徐長明分析,從車市數據來看,中小企業買車占企業購車總量的90%以上,大企業只占不到10%。在銀根緊縮的政策下,很多中小企業因為市場的原因可能首先選擇企業的經營,而放棄或者推遲購車計劃。

若提高3000元節能補貼門檻車市將受致命打擊

近日,有消息稱我國3000元節能惠民汽車補貼的門檻將有所提高,規定的百公里平均油耗將從6.9升降低為6.2升。如按照此標準實施,目前享受補貼的400余款車型中將有近七成被淘汰出局。

“如果這個提高補貼門檻的政策真的出來了,那對車市打擊將是致命性的。”徐長明分析,這個致命性的打擊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對汽車行業增速的致命影響。現在是3%~4%的正增長,如果這個政策真的出臺,那將有可能變成3%~4%的負增長。”徐長明對記者表示,前年1.6升及以下乘用車所占乘用車總量的比例是50%,補貼政策出來之后曾高達60%;現在即使有所下降,也占到乘用車總數的40%。如果提高補貼門檻,一個月可能會少賣5萬輛車,以7月份1.6升及以下乘用車銷售65.72萬輛為基準,將可能減少7%~8%的銷量。這樣算下來,乘用車全年肯定會是負增長。

另一個致命的是對自主品牌的打擊,因為在1.6升及以下乘用車中,自主品牌占了較大份額。“去年自主品牌的銷量是30%,這是我們十年的努力才達到的一個水平,今年下降了5.5個百分點,成了24.5%,一年的下降,自主品牌份額就回到了十年前。很多自主品牌一輛車賺不到3000元,如果政策再提高門檻的話,自主品牌受到的打擊是特別大的。”

自主品牌還需政策支持

徐長明表示,“將來汽車工業想要為國民經濟繼續做貢獻,就必須要有自主的品牌。”而自主品牌汽車要發展,他認為一方面要自己苦練內功,增強市場競爭力,并有“丟掉拐杖獨立走路的志向”;另一方面也確實需要國家給其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

“一定要給他們一點扶持的政策,力度可以不大,但必須要給,因為自主品牌現在已經處在不公平的環境下了。”這個不公平的環境是指,外資已經占到汽車市場70%的份額,自主品牌占到30%的份額,大量的外資、合資企業和我國的自主品牌在一個同等的壞境下競爭。

“在(zai)外(wai)資占比這么大的(de)情況下,想(xiang)讓自主品(pin)(pin)牌在(zai)沒有國(guo)家政(zheng)(zheng)策(ce)扶持的(de)情況下做起來,這個(ge)難(nan)度(du)很大,在(zai)全世界都沒有先例。”徐長明說,“同時,我們希望(wang)給自主品(pin)(pin)牌的(de)競爭環境(jing)是漸進(jin)式(shi)的(de),政(zheng)(zheng)策(ce)不(bu)要(yao)忽冷(leng)忽熱。”因此,他在(zai)各個(ge)場合(he)都呼吁,希望(wang)可以把原有利好政(zheng)(zheng)策(ce)持續到(dao)年底,不(bu)要(yao)一下子把所有政(zheng)(zheng)策(ce)都退出(chu),誰也經受不(bu)住一連串(chuan)打(da)擊。 

賈新光:國家不需要再出臺刺激政策

本報實習記者 王 瑞

8月12日,在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的月度信息發布會上,賈新光大膽預測,今年全年我國汽車行業可能出現負增長。

賈新光指出,上半年的汽車市場已經不容樂觀,下半年的中國車市仍是壓力重重。賈新光進一步分析道:“今年下半年政府也不會再出臺相關鼓勵政策,3000元節能補貼的門檻還將提高,加上汽車行業自身的庫存壓力,以及居高不下的物價和美國信貸危機風波,下半年不會出現提升市場信心的利好因素。”因此他預計,今年中國汽車行業將出現近2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汽車產銷下滑與GDP無關 源于刺激政策退出

據賈新光分析,上半年汽車行業的產銷下滑并非我國宏觀經濟不景氣,因為我國宏觀經濟并未出現下降。他指出,GDP增速已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在9.5%以上,處于穩定增長態勢;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也是連續四個季度增速穩定在17%左右。他認為,我國宏觀經濟運行非常平穩,而造成我國汽車市場上半年增速大幅回落的最大因素就是刺激政策的退出。

但是,賈新光認為,國家不需要再出臺刺激政策,因為購置稅減半、汽車下鄉、以舊換新三大刺激政策退出,只導致部分車型產銷出現負增長。上半年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0.50%和10.49%,微型貨車下降幅度也超過8%;去年上半年處于瘋速增長的半掛牽引車產銷增長250.16%和227.93%,今年上半年卻分別下降35.13%和31.96%。

而在乘用車市場,MPV和SUV在今年1~7月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扣除交叉型乘用車的產量,1~7月狹義乘用車(轎車、MPV和SUV)的產量同比增加9.21%,正符合之前預計的10%左右的增速。另外,客車產銷同比增長10.72%和11.94%;重型貨車上半年產銷分別增長18.54%和26.22%,增長勢頭強勁。由此看來,沒有刺激政策的汽車市場表現依然良好。

預計全年汽車產量1750萬輛

從汽車產量來看,今年4月汽車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負增長;6、7月產量同比小幅回升,增長在1%左右。賈新光認為,8月的汽車產量應該會延續這一狀況,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過9月開始將不能達到去年同期的生產水平。

他分析,3000元節能惠民補貼政策,就像一劑強心針,讓2010年的乘用車市場從9月開始攀升,最后兩個月還出現了搶搭政策末班車的購車現象,汽車產量一路走高。“不過,傳言今年下半年補貼政策的門檻將會提高,使受益面減小”,賈新光預計,“今年10、11月的汽車月產量最多為140萬輛,這樣算下來全年能完成1750萬輛左右的產能,比去年下降2%~3%。”

賈新光分析,只有下半年實現汽車生產1100萬輛才能實現全年10%的增長,不過在沒有刺激政策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下半年車市壓力重重

賈新光根據相關數據,分析了下半年汽車市場的種種不利因素。

首先,CPI不斷上漲,物價居高不下。7月CPI達到6.5%,創37個月以來的新高,油價上漲、停車費上漲,用車成本的抬高影響了汽車消費的增長。

其次,美國國債危機影響不可小視。賈新光指出,美國國債數額上升,其政府勢必會采取大量發行貨幣來解決,對中國來說,不僅所購買的美國國債會貶值,還會帶來輸入性的通貨膨脹,使得原本就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又增加新的風險,國家對資金的定向寬松政策很難出臺。

另外,經銷商普遍反映庫存壓力大,國家相關部門將對3000元節能惠民補貼政策做出調整,提高節能汽車標準,都對車市發展有著不利影響。

我國的汽車工業(ye)在上世紀(ji)80年(nian)代(dai)出現(xian)過(guo)三次(ci)負增長,但(dan)從90年(nian)代(dai)起已經20年(nian)未出現(xian)負增長了。賈新光(guang)強(qiang)(qiang)調,如果(guo)今年(nian)出現(xian)負增長,對我國汽車工業(ye)將會產生(sheng)強(qiang)(qiang)烈的沖(chong)擊。 

蘇 暉:城市管理者對發展汽車的認識逆轉

本報記者 曾才豪

在日前召開的乘聯會汽車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會長蘇暉在介紹京城車市情況時表示,2010年以超過30%的增幅使銷量突破1800萬輛之后,中國汽車市場的情況在2011年急轉直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下半年車市回暖,全年車市負增長也已成定局。

蘇暉同時表示,受北京限購政策影響,在各大中城市交通日益擁堵的情況下,一些城市下半年會出臺一些治堵方案,這也將成為影響國內汽車市場的不確定因素。

蘇暉認為,連續的車市“井噴”,使汽車市場的高增長已難以為繼;而當前一些城市的道路、停車場資源不足,以及空氣污染的加劇,使得城市管理者對發展汽車的態度發生大逆轉。在今年北京出臺汽車限購政策后,停車費、油價上漲等客觀因素也使消費者的購車決定越來越謹慎。

我(wo)國的(de)汽(qi)車市場已(yi)經開始悄然變(bian)化,很多汽(qi)車廠商(shang)還(huan)不愿意看到這個(ge)事實(shi)。下半年隨著汽(qi)車廠家不斷(duan)推出新車,市場競爭將逐漸加大,目(mu)前很多經銷(xiao)商(shang)都已(yi)加大了(le)優惠力度,汽(qi)車價格(ge)戰(zhan)業已(yi)爆發。 

崔東樹:8月市場緩慢回升

本報記者 曾才豪

針對目前的車市情況,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進入8月,汽車市場已呈現緩慢回升態勢。

崔東樹分析,7月的乘用車市場環比走勢明顯回落,但批發量同比增長較快,這也表示前期的增量動力依舊起了作用。由于7月預計批發量比實際高出1萬多輛,部分企業產銷主動調整的量都會在近期予以彌補,因此8月的批發增量還是會有一些回升。

從8月開局來看,廠家銷量增長一般。8月第一周廠家銷量同比增長17%,環比7月同期下降6個百分點;第二周廠家銷量增長緩慢,同比增長9%,環比7月同期增長8個百分點。而去年8月是異常提早啟動的月度,其各周銷量的環比增速都在20%以上。雖然本月開局日均總量比7月同期下降,但由于本月的工作日多,后面還有一定的追趕機會,但今年應該不會重現去年同期高增長的景象。

另外,8月初的零售走勢不錯,相對于去年8月初的市場零售低迷,今年淡季不淡的局面較明顯,這也是供應充足、經銷商促銷加力、消費者提早購車等因素共同促成的效應。但從交易流看,8月這兩周還沒有明顯的零售環比較快增長的現象。

崔東樹認為,前兩年高增長帶來車企的增速差異較大,部分車企的產能受制約,因此份額增長速度被壓抑,在車市減緩時將出現速度的差異,對此應理性看待。

【下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