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站發車、道路駕駛、模擬過S形路、單邊橋、靶心定點平穩停車、長距離駕駛平穩性考核、公交站停靠技能比拼……,10月2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賽事在河北滄州拉開帷幕。
以技為翼搏高下,以賽提質促發展。秋日天高云淡,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也是迎來收獲的好時節。自2013年起,河北滄運集團不斷深入城鄉公交客運市場,推進公交純電動化發展,打造綠色高品質公交出行服務,以大規模新能源推廣應用成為行業標桿,為河北省全面推進節能減排樹立典范。多年深入推廣運營,新能源公交已深入人心,也成為公交駕駛員工作好伙伴。在此背景下,滄運集團攜手蘇州金龍共同打造“海格杯”滄運集團公交駕駛員職業技能大賽,展開純電動車駕駛及服務技能比拼,既是對駕駛員技能的一次綜合考驗,也在友好較量中,促進駕駛員深入交流,強化公司凝聚力,提高對新能源駕駛和服務提升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從而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一場全“新”的考驗
“同臺競技比真功,以賽促學練精兵。通過文明駕駛操作技能競賽,既為公交駕駛員提供一個駕駛技術交流的平臺,也將以點帶面,促進公交駕駛員安全行車、文明駕駛、節能降耗等操作技能提升,打造出一支素質過硬的公交駕駛隊伍,為城市發展增添一道文明風景”。采訪中,滄運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竇宏增告訴記者,“決賽選手是從滄運集團內部700余名公交駕駛員層層選拔脫穎而出,共計22名。而比賽車型也比較特別,選擇的是海格KLQ6702GEV純電動客車。可以說,這是滄運集團第一次組織新能源駕駛技能比賽,是對公司新能源公交運營團隊的一次全面考核。”

滄運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竇宏增
22日比賽當天,只見決賽場地“火藥味”十足,一上賽場,各位選手信心滿懷,沉著應戰,熟練操控,各顯神通,個個都拿出了看家本領。在理論考試中,關于電動客車的基本構造、正確操作、維修保養、文明駕駛、服務規范、應急處置等知識考核,公交駕駛員應對自如。面對場地實操駕駛考核,22名駕駛精英輪番上陣,比技能、比節能、比服務,從出車前安全操作,到技能駕駛、節能駕駛、平穩駕駛、安全文明駕駛等平時工作要求規范都被搬到了決賽考場上,一較高下。為精準、公正計算比賽結果,海格工作人員精心準備,為比賽用車KLQ6702GEV純電動客車配備電耗計量裝置,視頻攝像裝置及“定位標志桿”等配合賽事進展。

賽場上,海格專心服務做好工作;賽場外,海格以“新”助陣,提供綠色高品質車輛共促發展。近年來,滄運集團不斷轉型升級,開辟城鄉公交客運發展新賽道,并著眼長遠,大力推進公交新能源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果。據悉,自2013年開始發力城鄉公交客運市場以來,目前滄運集團旗下城鄉公交運營車輛總數已經達1400多輛,開辟線路90余條,覆蓋城區、城鄉、城際,每天公交客運量高達7萬余人次,無論從運力規模還是服務網絡布局都實現大幅度提升。同時,公司還致力智能化管理,推進智能化站牌,APP功能服務、智能化支付等,讓市民出行更便利、更智能。
而在公交新能源化發展中,滄運集團更是表現搶眼,如今新能源公交車輛占比高達80%,并朝著全面電動化發展加速前行,以大規模新能源應用跑出節能環保新效應。這次比賽用車海格KLQ6702GEV純電動客車,正是滄運集團公交運營主力車型之一,一直在縣級公交線路上批量運營服務,性能穩定可靠,得到駕駛員一致好評。比賽現場很多公交駕駛員平時駕駛的正是這款車,對其品質稱贊不已。
重“新”出發,多管齊下加速轉型
近年來,受到高鐵、網約車、定制車等各種因素影響,國內班線客運嚴重下滑。河北客運市場也不例外,自2015年以來,河北客運班線大幅萎縮,很多與高鐵重合線路也全都被迫終止,以前隨便一條線路每年就可以輕松創造千萬利潤的黃金時期宣布結束。

滄運集團是河北省大型綜合性運輸企業,受市場影響,客運班線車輛規模也從原來1600多輛車,逐步精簡為1100多輛車,但體量規模還是很大,面對市場變化今后如何讓運力更精簡、讓每臺車發揮更大作用,滄運集團多管齊下加速轉型,挖掘產品及市場潛力,并深入精益管理促進提質增效。
其中轉型城鄉公交客運發展正是滄運集團發力的重點之一。契合國家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滄運集團深入整合線路,在滄州市的十個縣市展開布局,讓城市公交運營線路覆蓋從縣城到鄉鎮,并大力推進公交新能源化發展,打造6-8米純電動車運營隊伍,以“節能環保、高效運營、運營成本低”等優勢助力,為企業運營減負增效。以滄運集團投入的海格KLQ6702GEV純電動運營車輛為例,綜合能耗成本和維修成本等考慮,采用純電動公交車可以幫助減少運營成本50-60%左右,大大降低企業運營負擔。
在城鄉公交客運新市場,從新能源入手要效益;在傳統客運班線,滄運集團也加速運力產品轉型升級,并推進精細化管理,帶動市場發展。
“小型化、定制化是今后客運轉型的特點”,竇總告訴記者,隨著市場變化,需求也在改變,最明顯的就是運營車型肯定是由大轉小,九到十幾座車型機動靈活,綜合運營成本和收益最合適,也更容易滿足定制客運需求,將是今后市場主力選擇。
這種產品思路改變已經初見成效。以滄運集團滄州-任丘運營班線為例,原來采用的是8米車,40分鐘一趟車,運營車輛13輛;而換了6米車、17座位車型之后,運營車輛總數為15臺車,20分鐘一趟車,通過車輛小型化,購車成本沒有增加,還可以增加車輛數量,增加班次密度,縮短發車間隔時間,也更吸引乘客乘坐,帶動收益上升。再看定制化班線上,同樣需要小型化產品思路。作為河北省最早推進定制化運營試點的兩家企業之一,滄運集團定制化班線從2018年起步至今無論線路,還是車輛規模也在不斷豐富。而在產品選擇對比中,9座小型化車型優勢從中凸顯,帶動多條線路扭轉局勢,實現盈利。
竇總最后表示,疫情加速了人們改變出行方式,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市場機遇。在前行道路中,滄運集團也在不斷探索轉型思路,推進客運管理精細化,甚至精細化到班線路線細節,因為哪怕少一個彎道可以讓每趟班線減少一公里浪費都能帶動效益改變。市場在不斷變化,公司也在不斷改變中,而從2000年初到現在,蘇州金龍海格客車一直陪伴其中,從未間斷,并塑造了優質產品和服務口碑。如今滄運集團擁有海格車輛300余輛,這些車輛為公司深入客運班線改革、城鄉公交轉型起到重要保障作用。面向未來,包括場站開發利用、物流融合等,滄運集團也將繼續努力前行,探索更多發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