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寒冬臘月,世界范圍內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日增確診病例超70萬例,受此影響,我國疫情近期多點出現,防控工作依然嚴峻。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疑讓2020年成為歷史長河中難忘而沉重的一年,同時也激發了我國對于公共衛生和傳染病檢測防控的淪浹肌髓的思考和變革。
縱觀這一年的疫情防控歷程,我國在預防、控制和治療等方面遙遙領先于世界,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正視疫情并且及時高效的核酸檢測篩查,降低新冠疫情發展蔓延的隱患。在此過程中,醫療檢測設備和醫用裝備得以不斷創新發展。
就在前段時間的華夏公共衛生高峰論壇上,由蘇州金龍攜手南京醫科大學、南京漢衛公共衛生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漢衛)三方合作研發生產的移動式核酸檢測車首次亮相,全自動、高通量、智能化、多功能、移動式的核酸檢測車將與固定的核酸檢測場景相補充,大幅提升我國新冠疫情篩查的效率,進而推動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的突破。
這款核酸檢測車的誕生還要追溯到今年6月,當時北京、新疆等地陸續經歷了第二波疫情,紛紛開展了大規模的全民核酸檢測,如此大規模的檢測工作對于醫療承載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同時也暴露了我國在檢測便捷性和效率等方面的問題。
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彼時,一名長期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學教授找到了蘇州金龍,提出了移動檢測車這一構想,這不僅有助于防疫抗疫工作,對于預防醫學同樣意義深遠。這與蘇州金龍研發核酸檢測車的初衷不謀而合。于是,蘇州金龍牽手南京醫科大學、南京漢衛分別從醫學場景、車輛設計、研發生產等多個環節依次推進,最終,蘇州金龍首輛核酸檢測車在8月正式下線,是我國第一批核酸檢測車。

蘇州金龍在醫療專用車領域具有較深的積淀,有著完善的醫療專用車產品線。2018年,40臺海格流動診療車作為中國援助柬埔寨流動診所,切實幫助柬各省及偏遠地區人民解決看病難的問題,蘇州金龍也實現了在一輛12米大巴車內設置7個醫療科室的行業首創。但是僅僅兩個月的時間,要把核酸檢測車從構想變為實車,即便對于在醫療專用車領域經驗頗豐的蘇州金龍來說也是不小的考驗。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技術工程師安學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時間緊任務重以外,這款核酸檢測車在設計研發中的難點主要集中在跨領域,跨行業,跨系統的應用集成上面,這款車型在滿足醫療場景需求的基礎上,還需要包含核酸檢測和自主通訊功能,這就需要我們和醫療系統、檢測系統以及供應商進行多方的共同溝通,互相協作,共克難關,邊溝通邊設計,設計方案經過了多輪溝通和修改,確保了整車方案能夠適應應用場景,能用好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設計之初,蘇州金龍相關項目人員多次前往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實地觀看了解核酸檢測采樣過程,深入了解核酸檢測的工作場景和流程,這也為后續車輛設計研發提供了參考。
據了解,這款核酸檢測車可以滿足體溫檢測、身份信息采集、樣本采集與檢測以及標本傳遞全流程,整車除駕駛區域外分成了采集樣本的檢測區和化驗結果的潔凈區,既相互隔離封閉、分別配置獨立式冷暖空調,又配置了傳遞管道,滿足物品傳遞的一體化作業。作為國內最小的移動P2實驗室,這款車型C1駕照即可駕駛,4人即可開展檢測工作,鄉道、城巷、小區等均可通行。
相比傳統的檢測場景,全新的核酸檢測車靈活機動,“戰時”可以隨時調配,及時抵達待檢測區域,操作難度低,便捷高效,“平時”作為補充醫療能力,用于常規體檢、傳染病檢測等;隨到隨檢,采樣檢測一體化,大幅縮減傳染病排查時間,可以實現8小時960份樣本的高通量檢測,10天就可以完成一個省級城市的新冠核酸篩查;采用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以及智能化通訊系統,減少樣本傳遞,提高信息傳遞速度。
目前,這款車型已經進入市場推廣階段,不久后將會投入到實際防疫工作中,助力我國新冠疫情防控檢測的開展。